赤心巡天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六十一章 其身之隙,裂如长河(第2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今日顾师义已经借姬玄贞之刀、应江鸿之剑,彻底斩杀了人性,要成就纯粹的以“侠”为格的神祇,一似远古人皇和上古人皇所立的五方尊神,是去人格化的神明,只为侠义而生,为天下苍生而立。



他实在没有不支持的理由。



他也曾仗剑锄恶,他也曾鸣不平,斩不义,诛不仁。他也恩仇必报,快意人间!



于己,顾师义曾有他面对平等国的那一次援手,有相赠《风后八阵图》之谊。



于天下,他认为世间应有天公存!



就像太虚道主的存在,最大程度上维系了太虚幻境的公平。



长相思愿为此鸣!



……



顾师义若真能成就代表“侠义”的神明,则那些视苍生如蝼蚁者,也当自警其过,自审其行。



这是有利于亿兆凡人的事。



伯鲁高扬“天下大公,万类平等”的旗帜,燃火于陨仙林,举残躯于世间——确然的被顾师义看到了。



不平而鸣者,没有办法当做看不见。



天公若在,侠不必存。



天公已灭,故有侠生!



他的路在这里。



他的理想今述尽。



他出手支持的,并非是平等国的李卯,甚至不是伯鲁,而是“天公”的精神。是伯鲁在天公城竖立起来的理想。



义为公也。



此时此刻,天下义士,共襄义举。



举世瞩目的海上战场,于正午燃烧着黄昏。天公城的残骸,点燃了侠义的神灵。



他来救伯鲁,也是捍卫他的道!



以身为龛,奉义百年。一朝证道,天下响应。



这是一场盛大的跃升,关乎于超脱和永恒,所有人都是观礼者!



祁问仍然站在他的船头,叶恨水坐在他的楼中。



无尽绚烂的晚霞中,顾师义的神躯在凝现。



诸神的黄昏为祂冠冕,永恒的侠义为祂精神。



临海郡天府城的城楼,身披战甲、英姿飒爽的姜无忧,和一身常服倒提红枪的姜无邪,并排站在这里,眺望远海。



“东海说起来真是福地。”姜无邪感慨道:“轩辕朔、覆海、皋皆,现在还有一个顾师义,道历新启以来,此地已经有四次冲击超脱的历史,堪为现世第一。今为我大齐所有,又怎能说不是天命所归呢?”



再没有其他齐人强者来海上。



齐国保持了沉默!



一尊超脱的跃升,是如此壮丽恢弘。



其时静默,而后有声。



姜无忧看了看他阴柔俊美的脸,没有说话,又看向远海。



这里是绝佳的观海台,万里碧波,一片红霞,世间之美景,无过于此般颜色。



“你顾师义承担过几斤几两的责任?算你两百年每天行侠仗义,件件桩桩都公平,你又能管了多少不平事,救得多少不幸人?你杀过几尊天魔,诛过几尊天妖,为人族血战过几回?”



“凡人,凡人,口口声声凡人。没有超凡的牺牲,哪里有平凡者生存的土壤!保护现世的是景国,镇压万妖门的是天京城,不是你顾师义!”



姬玄贞的声音——



“说一些自以为是的话,讲一些似是而非的理,经历一些不算风雨的风雨,就自觉伟大而欲成伟大?”



滋~滋滋!



晴空之上,电光万里。



“今日敢拦我刀锋,试图援救平等国孽贼,已犯我中央帝国之刑律。论罪当死,论法不恕!你要证超脱?”



大景晋王摇身有万丈,海水没其膝,大手一张,直接探入那绚烂晚霞中,抓皱了这天幕:“景国不允许!”



那是姬玄贞斩碎在永恒黄昏里,叫顾师义吞咽的【道质】!



顾师义借姬玄贞之刀,吞黄昏而成神,也吞下了这难以消解的苦。



绚烂晚霞之中,浮现一颗颗铁锈般的黑点。



好似水中群礁,顽固不化,摧浪为花。



天下义士予祂的支持,不断填补祂的神意,足能令祂忍受痛苦,填补缺漏,慢慢消化这些杂质。



但姬玄贞既然已经表态,顾师义的敌人,何止一人?晚霞里的异色,何止铁锈?



当然在跃升超脱的过程里,难免有千劫万难。



顾师义也早就做好了面对的准备——无非是交锋,无非是战斗。



缉刑司大司首欧阳颉已归返,回身的他,拿出一枚铸铁剑令,如竖墓碑般竖立于晚霞的海:“不必成为什么末日的神明了,迎接你自己的末日吧!”



此碑立而使黄昏定。



在那密密麻麻浮沉的黑点里,又流动一抹苍青色,乍见飘飘如系带。



“你的侠是狭隘,你的义乃小义!天下不平,何须你救?诸神陨落,不必回魂!”



它们看起来很像是法家十大锁链里排名第二的【天网恢恢】。



但又不是纯粹的法的力量,同时镌刻了道的刑纹。



剑令正中一个巨大的“缉”字,散开来变作无数条蔓延在黄昏里的铁链。



黄昏中苍青的颜色,便是这些刑链所带来。



顾师义的神躯还未凝成,已经先被锁链捆缚!



祂的神权还在把握的过程里,就已经先被禁锢了!



是法家力量在道国的演变,也是中央帝国的缉刑之权。欧阳颉以法家排名第二的锁链为基础,炼成这道缉刑司独有的刑链。



此刑链上缚王公,下锁走卒,限制天权。



武道宗师,黄昏不染。铁扇一开,扇飞霞光。



他不论顾师义的对错,只说顾师义的跃升,他认为这不是圆满的修行。即便景国不出手,顾师义成功的机会也不大,但景国必须要抹掉那存在的可能,不叫神话发生。



又有一只拳头,在黄昏中轰出一道空白的路径。



锦衣武服的姬景禄,已经跃身在此中:“什么侠义自求,超脱永证。还不是窃夺诸神黄昏的遗产,要靠天下人的支持?你若要以此永证,愚以为……德不配位,功不能成!”



永恒的黄昏竟然如此斑斓!



而应江鸿并不言语,他只是目视着这一切,看到了永恒的尽头。他握住那柄代表南天师的剑,十分平静地一抹,自下而上,一剑划过——



他在一望无际的黄昏里奔行,击溃顾师义一次次试图挣脱而复起的霞光。



黑点,青线,白痕,红遍一片天的晚霞,被肆意地涂抹和妆点。



天马高原上撑天的光柱,一瞬倾塌无烟尘。



永恒的黄昏,在这一刻竟然失去了永恒!



轰隆隆!



轰隆隆!



分裂的神躯几次试图合并到一处,却无法自控地越来越遥远,其身之隙,裂如长河。在最后的一声裂响里,又复溃散为晚霞,归于黄昏中。



好似长河万万里,天马流沙,黄河滔滔。



无尽绚烂的晚霞,就此被撕裂了!



顾师义的神躯,本已经凝现了头颅、四肢和躯干,却于这瞬间又分开!



这是最后的末日,永远的黄昏。



顾师义戴上诸神黄昏的冠冕,凝聚“义”的道痕,在东海一跃,将成义之神明。



天下义士支持,诸方大国默许……



景国反对!!!



遂不能成。
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