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是吧君子也防

关灯
护眼
字体:
二百七十三、纯爱偏逢桃花福,今朝又教谁来报?【求月票!】(第2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没立马兑换。



欧阳戎先脱离了功德塔。



空旷书房内,书桌前的他,低头看了眼手中攥着的这枚白玉簪子。



白玉簪子放回桌上。



欧阳戎耳畔震颤雀跃的钟声,刹那消失。



手掌再次覆盖在白玉簪子上。



福报钟震颤声再度袭击耳朵。



反复试了几次。



他丢下某种跳蛋遥控器般的白玉簪子,把身子往后方椅背上一丢,揉了把脸:



“果然是它的触发条件。



“所以这个粉蓝色福报是和白玉簪子有关?”



欧阳戎目光缓缓投向书桌上摊开的包袱里的那些赵母遗物。



“这种带粉色的福报其实也不一定是那种不对劲的桃色,上次兑换的双色福报,事后看,只是针对容真而已。



欧阳戎灵机一动:“难不成是阿母还活着?福报和她有关?”



不过仔细一想,又觉得有点离谱。



“当时我在浔阳城醉酒写半道剑诀,没想到她就在楼外,若是进楼了,定然暴露文气,那时候就不好收场了,难怪是桃花煞。



“但这桃花也不一定是那种不对劲东西,而是说,它会涉及到一位女子。”



最后,他的目光再次落在了白玉簪子上。



在火焰跳动的灯盏下,拿起簪子,细细端详。



按记忆看,赵母与欧阳父都是普通人,南陇欧阳氏也是庐陵一个普通的地方寒门士族,哪有这么多恩怨情仇,搁这编戏呢?



欧阳戎没闲着,又试了试赵母遗物里的其它东西,发现福报钟都没有反应。



玉养人,人同样养玉,被人佩戴久了,这簪身上有近乎抛光后的琉璃光泽。



而且,若要严格来说,这枚白玉簪子不算是单棍簪,应该簪子一头还挂有两粒小巧精致的吊坠,与簪身同样材质。



簪身材质类似白玉,颜色偏白,质地十足细腻。



应该是一枚年代久远的旧簪子。



欧阳戎摆弄簪子期间,这两粒精致小巧吊坠碰撞一起,产生特殊的玉石撞击声。



清脆悦耳,令人醒神。



勉强可称为步摇。



“珑玲——珑玲——”



正常的玉石碰撞声是“玎玲——”,而它却是“珑玲——”。



欧阳戎起身去书架,翻了翻金石书籍,找不到类似材质说明。



他轻“咦”了声,打量起了这簪身与两粒吊坠的材质。



倒是很少见到材质这么纯白细腻的玉,特别是声音还很特别。



一夜无话。



翌日一早,欧阳戎带着白玉簪子,来到江州大堂,找上了元怀民。



暂且搁下,塞入怀中。



欧阳戎开门,喊回了叶薇睐,让她备热水沐浴,转身去休息了。



元怀民把玉簪吊坠放在耳边,晃了晃手,侧耳倾听。



“珑玲——”



这小子是摸鱼大家,除了上班,啥都会。



嗯,各种意义上的,古籍孤本、金石古董。



欧阳戎默默从他手上抽回,轻声:



“家母遗物。”



“有意思,良翰兄,这是冰白玉,声音错不了,质地上乘,比较罕有,放在先秦那会儿都是贵族用的……这种玉在南方挺少有的,良翰兄从哪弄来的,可否卖我?”



元怀民好奇问道。



“这么看,令堂家那边,祖上阔过啊,也不知道传了多少代。”



欧阳戎撇嘴,“谁家祖上没阔过,怀民兄祖上不还是北魏皇室吗。”



“这么看,传家许久了。”



元怀民目光落在上面,脸色依依不舍,不忘调笑一句:



欧阳戎点头:“你还想传什么?北魏皇位吗?”



说完,收起簪子,走人,留下脸色讪讪的元怀民。



“也没传什么东西下来,很多事情,都还是听族里长辈口口相传。”



元怀民叹气。



翌日,槐叶巷大厅。



早膳桌上,欧阳戎陪甄淑媛喝粥,喝到一半,他放下碗,取出冰白玉簪子,好奇问道:



不给他咸猪手摸冰白玉簪子的机会。



整整一天,欧阳戎都把这冰白玉簪子带在身上,只要手掌一触碰到簪身,就传来粉蓝福报的动静,于是倒也没急。



“嗯,是你娘亲以前常戴的玉簪……听赵姐姐说,是娘家那边祖传的,赵家嫡亲的女儿到了及笄年龄,族里都送一枚这样的玉簪给她,以后也陪着出嫁,嫡亲的赵家女都有。”



“娘亲家那边,可有什么说法,是什么落没的豪门大族?”



“婶娘,这是娘亲以前戴的吗?”



甄淑媛身子顿住,注视了会儿冰白玉簪子,目露回忆,轻轻颔首:



“怎么个有名法?”



欧阳戎面露好奇之色。



“不算是,也是南陇本地的,比咱们欧阳氏稍微低一些门楣,但也算是诗书礼仪之族了……”



甄淑媛想了想,说道:“而且赵家女在南陇当地很有名。”



————



PS:(等下十二点还有一章加更!)



(本章完)
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