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是吧君子也防

关灯
护眼
字体:
五百五十二、欧阳刺史也要摸鱼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饮冰斋,里屋。



叶薇睐低头,从床榻上退下来,紧紧抓住欧阳戎袖口,不松手。



她把那封信往欧阳戎袖中塞。



欧阳戎却不容置疑的推了回去。



“这不是儿戏,你要听话,这些日子你辛苦陪在我身旁,我很感动,但是这样也不是个办法,我耽误了你,现在你该回到正轨了,去吧,你回京去。”



叶薇睐欲哭无泪,忍不住道:



“为什么不是回南陇?”



欧阳戎抿嘴:



“薇睐,记得很早之前我说过一次,你当我的暖床丫鬟屈才了,既然洛阳那边有更广阔天地,你就去那里吧。



欧阳戎鼓励的拍了拍叶薇睐肩膀:



“傻丫头,又不是不要你了,只是让你先去洛阳,等我找回绣娘,也会过去的,到时候就能团聚。



“另外,你在那边也不是无依无靠,你等等,把这个拿好。”



“这两年在浔阳城,让你安心读书,其实也是为了这一刻做准备。”



叶薇睐下意识道:“可奴儿读书只是为了……为了……”



“我知道,你当初被初次见面的容真欺负,才发愤读书的,那股心气很好,你该保持才对。”



“等你到了洛阳,把信交给小师妹后,你可以带着这根簪子,去找任何人。



“我是说,可以交给小师妹,也可以交给容女史,甚至也能交给小公主殿下,嗯,大郎也行,反正你挑选一人,将木簪子给她,然后就留在她身边。



“去挑一个让你舒服的去处,我知道,你虽然和小师妹关系好,和其他人关系瞧着都不差,八面玲珑的,但是你还是有自己喜恶的,现在你自己选,我不会干涉。



不等叶薇睐辩解,欧阳戎转身去到书房,少顷返回,手里带回一根木簪子。



叶薇睐看了看簪子,又看了看欧阳戎头上的冰白玉簪子。



这根木簪子是欧阳戎换下来的,此前一直佩戴,诸女都认识。



“檀郎,奴儿很怕很怕见不到你了。”



欧阳戎笑了笑:



“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,我来算算,多少次没死了,嗯,这后福多着呢,想收我欧阳良翰的命走,得看看他们命硬不硬。”



“挑好人后,拿到这根簪子的人会照顾好你,你就这么落脚,等我与婶娘过去。”



叶薇睐有些动容,在欧阳戎的手掌拉扯下,握紧了木簪子。



她怔怔看着欧阳戎,少顷开口:



欧阳戎却大手一挥儿:“那就去洛阳等着。”



叶薇睐欲言又止:“檀郎到底要去哪?是官府那边找到越女踪迹了吗”



欧阳戎转身,走向门口,丢下一句:



叶薇睐似是认命般默认,吸了吸鼻子,问:



“檀郎支走奴儿,是要做什么事,不方便带奴儿吗,可奴儿很乖,檀郎让奴儿在哪等就在哪等,不会妨碍檀郎做正事。”



她又争取了下。



欧阳戎主动找到了胡夫。



“胡中使昨夜没睡好?”



他瞧见胡夫顶着的黑眼圈,忍不住问。



“没找到,不过她们都缩着不出来,那好,我自己过去。”



……



翌日。



欧阳戎语气古怪,忍不住打量了这位人高马大的络腮胡宦官。



“欧阳刺史想啥呢,只是被元长史带去听了听曲子,是浔阳特有的琵琶曲。



“而且易指挥使也在,咱家和元长史怎么会乱来,元长史老实的很,看得出来,元长史去那种风月场所,是真的只听风月,不染红尘,他是真喜欢乐曲艺术啊。”



胡夫摆摆手,打着哈欠道:



“没,没有,只是熬了点夜,咱家去领略了下浔阳风情。”



“浔阳风情?”



“好好好,欧阳刺史金玉良言。”



胡夫大袖一甩,一脸正气,哼了一声:



“咱家从今起,这就远离元长史这狐朋狗友。”



胡夫有些感慨,摸了摸胡渣道。



欧阳戎有些无语,隐隐提醒:



“胡公公注意点元长史,他是夜猫子熬夜惯了,公公少被他影响。”



易千秋顿时冷脸。



下一霎那,元怀民拔腿就往外跑。



易千秋也消失在原地。



就在这时,元怀民和易千秋正好走进大堂,听到了胡夫大义凌然的话。



元怀民也愣了下。



转头和易千秋对视一眼。



胡夫有些不好意思,准备出门。



被欧阳戎拉住,说起了正事。



他一本正经:



旋即欧阳戎和胡夫就听到外面传来摔跤声和脱臼声。



元怀民声音很急:



“秋娘秋娘,你昨夜也跟去了,你知道我只是听曲,没做什么的,和你一起回去都五更天了,没有什么后半场……哎呦!”



“没错。”



胡夫回头问:



“欧阳刺史有何事吩咐?”



“别管他了,别看他叫的苦,其实乐在其中,别打搅她们俩。”



胡夫愣了下,恍然大悟:



“原来是喜欢这调调,咱家说他们俩成天在一起,怎么不见卿卿我我,原来是这种亲近方式。”



“一位女眷,胡中使有御前侍卫护送,安全一些。”



“没问题,不过咱家没法带她入宫,到了洛阳,送到你小师妹那儿去如何?”



“正有此意,有劳公公了。”



欧阳戎开口:



“胡中使这次回京,能否帮我带一人走。”



“谁?”



胡夫有些奇怪的看了看欧阳戎和易千秋,不太清楚作为白虎卫指挥使的易千秋为何要咨询欧阳戎意见。



不过想了想,这位欧阳刺史的气度确实很让人折服。



欧阳戎与易千秋对视了眼,瞧见她诚恳眼神。



二人谈妥,这时,易千秋走进了大堂,后方跟着一瘸一拐却板脸正经的元怀民。



易千秋抱拳:



“欧阳刺史,浔阳城这边已经交接完毕,末将准备随胡公公一起回京,不知可好。”



元怀民挠挠头:



“我走什么,我是江州长史,没有调动不能走,另外,良翰不也在吗。”



欧阳戎看向元怀民:“你不回去?”



点点头:



“易指挥使请随意。”



易千秋突然开口:



“若是顺利,改日怀民也会走,我阿父原本准备运作下的,不过若是欧阳刺史不愿意,就让怀民留在您身边,对他也是学习的机会。”
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