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是吧君子也防

关灯
护眼
字体:
五百六十三、回大女君,俺叫阿良【第二卷完!求月票!】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“阿兄要住多久……”



“阿兄这件儒衫怎么还在穿,这还是加厚的秋衣,我不是寄了好多新的吗……”



“阿兄换一盘菜夹,我来帮你……”



“阿兄渴了吗,等等,倒水我来……”



饭桌边像是一家子团聚,四人围坐。



其中,儒衫青年正埋头扒饭,旁边一位扎有总角的瘦竹竿少女手中的碗筷时不时的放下,叽叽喳喳。



少女的眼睛一刻不停的望向青年,像是有说不完的话。



欧阳戎丝毫未恼,除了第一个问题外,对她的每句话都回答,没有点头或摇头的敷衍。



“你喜欢这件,我再给你做两套薄的,可以四季穿在外面,冷了就添里衣,两不耽误……”



一旁的兄嫂芸娘忍着笑,低头嚼饭;



“这件穿习惯了,正好又快入秋了;嗯,这盘青菜挺好吃,是院子里那个菜圃种的吗;不渴的,不用去……阿青也多吃点,长个子。”



阿青再度放下碗筷,眼睛弯成月牙,脆声道:



阿母板正严厉,阿青不敢与之争,止住话头,“哦”了一声。



瘦竹竿少女乖巧端坐,垂下脑袋,小口吃饭。



还是柳母最先看不下去了,瞧了瞧有些雀跃的小女儿,瞪了眼她:



“好啦,用膳一直说个不停,女儿家这么多话,看你以后怎么嫁出去……也就你阿兄有耐心听,你呀你,多学下你嫂子,文静温婉。”



阿青不敢接话,悄悄抬头,朝嫂子用力摇头,示意她别帮忙说话。



柳母没说什么,颤颤巍巍的夹了块瘦肉,放在欧阳戎碗中。



芸娘立马开口,缓和气氛:



“阿婆,不怪小姑,也不是一直这样,只是好久都不见檀郎,小姑存了好多话。”



柳母温和的点头。



一家子继续其乐融融的吃饭。



欧阳戎扒了一大口饭,帮忙道:



“阿娘别担心,阿青很乖的,我遇到的善导大师他们都赞不绝口,夸阿青哩。”



芸娘、阿青都有些无奈。



所幸阁皂山的丹药管用,外加有欧阳戎和她们陪伴,老妇人算是走出了长子离世的阴霾,大病初愈,可以下床在院中活动了。



老妇人饭量小,碗里饭也不多,一会儿就放下了碗。



欧阳戎曾在信上听芸娘私下说,柳母喜欢喝凉粥,吃隔夜剩菜,芸娘、阿青想给她每日做热乎的,柳母都固执不吃,偏要去热一热昨夜剩菜。



欧阳戎却忽然起身,拿过柳母放下的空碗,带着他自己吃完的空碗一起,二话不说走去了厨房。



少顷,盛了两碗白米饭回来,放了一碗在柳母桌上。



芸娘见柳母放碗,站起身,柳母立马摆手:



“不用了,老身饭饱……”



二女本以为柳母又要推拒,没想到老妇人皱巴巴脸蛋绽放笑颜,端起饭碗,被欧阳戎哄着继续吃了起来。



她们不禁面面相觑。



阿青、芸娘侧目,看见儒衫青年爽朗笑说:



“阿娘,锅里剩下的,全装来了,咱们一起多吃点,今天菜好吃,咱们一起吃完,争取不留剩菜了。”



柳母环顾左右,朝起身主动收拾碗筷的欧阳戎,有些欣慰道:



“以前时不时剩些饭菜,檀郎在真好,能吃光盘子,檀郎还饿吗,下顿再多做些菜。”



不多时,桌上的饭菜渐渐见底。



众人也接连放下了碗。



柳母有些无奈,看向欧阳戎的眼神却甚是宠溺迁就:



“好好好。”



欧阳戎做出摸肚子姿势,笑吟吟:



“看来阿娘你们之前都是等我回来吃。吃的挺饱的,下顿可以多做些,但阿娘也得帮我一起吃光。”



她一双老眼有些泛黄浑浊,呆呆盯着,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。



三人很快洗碗完毕,回过头,发现了柳母身影。



欧阳戎与芸娘、阿青一起去往厨房,清洗碗筷。



柳母撑着木杖,缓缓挪出屋子,在厨房门口停下脚步,佝偻身子依偎门框,眼睛直直的看着青年、妇人、少女三人一起聊天、分工洗碗的背影画面。



柳母立马摇头。



“没,没有的事,是眼睛进了沙子。今儿的风真大,沙叶乱飘,夜里说不得要下雨了。”



阿青围裙都来不及解开,跑去搀扶,着急道:



“阿母怎么哭了?”



今夜外面确实风大,树叶沙沙,三慧院附近不少僧门在夜风中发出‘吱呀”声。



他们关好了门窗,一起回到灯火亮堂的桌前,坐下聊天。



欧阳戎和芸娘看见,老妇人偏头望着夜色,手指揉了揉眼角,状若无事。



三人一起搀扶柳母,回到了主屋。



芸娘又给油灯加了勺灯油。



欧阳戎一手握住柳母手掌,低头用一根木棍翻弄炭火。



中间摆着一只火盆,里面炭火烧的正旺,这些新炭是秀发送来的,老妇人腿寒,虽未深秋,夜里也要保暖。



欧阳戎与阿青一左一右,坐在柳母身旁。



被欧阳戎握起手掌,柳母反攥起他的手,关心问道。



欧阳戎神色平静祥和。



炭火很快烧旺了些,暖洋洋的微弱橘光落在他消瘦脸庞上,让原本如大理石的清削弧线柔软下来。



“檀郎何时成婚?与那位谢家贵女进展如何了?”



柳母有些欣慰:



“那就好,是在洛阳那边成婚吗,那可是天子脚下,檀郎真有出息,官做的又好又大,还能娶五姓女……老身最近常常在想一件事。”



他如实道:



“要等去洛阳,已经约好,婶娘也在和小师妹家的长辈谈了。”



欧阳戎顿时惭愧道:



“阿娘,是我无用,此事还得等等,其实已经能送你们去了,但我暂时去不了,单独送你们去,我不太放心……”



“什么事?”



“是檀郎提过的,带我们去洛阳的事。”



“这龙城县,老身待了一辈子,老伴也埋在此地,老身想着自己这副身子骨,百年之后,总不能飘在外面吧。”



阿青与芸娘闻之动容。



柳母见状愣了下,等听他说到一半,反而松了口气,枯手摆了摆:



“无妨无妨。不急的,老身其实是想说,万一回头去了,老身能不能只去一段时日,参加下檀郎婚宴,结束后,若是无事,能不能把老身再送回来?



二女也纷纷攥紧老妇人手掌。



柳母摇摇头:



欧阳戎沉默了下,只道:



“阿娘一定长命百岁。”



芸娘立马摇晃脑袋:



“妾身哪也不去,只想陪在阿婆身旁,妾身也陪阿婆一起回来,让小姑留在洛阳吧,陪着檀郎。”



“但愿吧,不过老身没什么遗憾了,除了檀郎外,唯独阿青与芸娘放不下。



“檀郎能否带她们去洛阳,好生安顿,最好不要分开。”



柳母与芸娘先是对视片刻,老妇人叹息点头,打断了阿青的话语:



“檀郎,你是做大事的人,能耐本事远超凡人,除了吃好喝好睡好外,老身给不了你有用建议,能亲眼见你成婚生子,也就没什么遗憾了,但是对于阿青,老身还是不放心,有心事一桩,常难咽饭。”



阿青急得开口:“那我……”



她被柳母、芸娘一起攥住了手。



“老身想阿青能寻个良人婚配,踏踏实实过日子,也不求出息,只要不给你添麻烦就行,除此之外,她平平安安活一辈子就很好。



“阿青的婚事,老身能否拜托给你,你作她兄长,替她做主可好?是在龙城找,还是带她去洛阳都行,全由你安排。”



欧阳戎认真问道:“什么心事?”



柳母抚摸小女儿急红的小脸蛋,开怀笑说:



阿青说到一半,突然被柳母敲了个板栗,她捂住额头,委屈噙泪的看着严母。



少女不敢去看“阿兄”欧阳戎,望向柳母的婆娑泪眼,有万分恳求之色,希望娘亲能回心转意。



一旁,水灵清秀的少女,满脸羞红:



“阿娘,我……我……我不要嫁人,女儿只想陪在您与阿兄身边,才不嫁人……啊。”



柳母、芸娘有些不解。



欧阳戎看了眼紧掩的木门,低声道出:



柳母没有看她,只是期许的望着儒衫青年。



欧阳戎的面色却愈发惭愧。



“无妨无妨,本就不急,阿婆与妾身只是先拜托檀郎,不急这一时半会儿,檀郎有事要忙可以先忙去,不过阿婆与妾身商量着,让阿青跟在檀郎身边为好,听说叶姑娘、谢姑娘都不在浔阳,正好阿青还可以照顾下檀郎起居。”



阿青听闻欧阳戎言语,原本长松一口气,此刻听到嫂子后面那番话语,不知为何,小脑袋又低埋起来。



“阿娘,我这次回来,除了看望你们,还要去找一个人,阿妹一时半会儿没法安排。”



芸娘率先摇头:



欧阳戎沉默下来。



阿青顿时抬头,与芸娘一起直直望向他。



欧阳戎沉吟,眸子如漆,似是在思索着什么,刚要开口,柳母突然问道:



“檀郎要找的人是一位女子吧?”



柳母与芸娘对视一眼,不准备多问,阿青却蓦然道:



“阿兄喜欢她?”



在柳母等人的凝视下,欧阳戎“嗯”了一声,轻声道:



“她叫绣娘,我答应带她去洛阳。”



欧阳戎深呼吸一口气,重重点头。



阿青忽然抬头,一张笑颜:



欧阳戎认真:“已是家人,与你们一样。”



阿青垂下眸子,自语说:“不一样,看阿兄的眼睛,她特殊些,对阿兄是很重要。”



“阿青,你真愿意和我去?”



阿青斩钉截铁:



“找到她,阿兄!别再让她走了,家人就得在一起,我……我也跟你去找好不好,这位绣娘姐姐也是阿青的家人。”



欧阳戎眼睛却认真的看着她:



旁边陡然传来一道沙哑嗓音,打断了他的话语。



“不要等。”



“愿意!”



欧阳戎缓缓颔首,眼神直直注视着:“好,再等两日……”



“檀郎别等了,现在就去找她,老身没读过几本书,但活了这么多年,也明白些道理,人呐,越等越懒,想到就做,特别是喜欢的小娘,赶紧去找她吧,和她紧抱在一起,不要说什么来日方长,就要朝朝暮暮!一刻韶光都不要虚度,原地等待是年老后的事,不是你们年轻人该做的!”



欧阳戎微微动容,凝视着语重心长的老妇人:



欧阳戎转头看去,是柳母。



白发苍苍的老妇人满面笑容:



“不,一夜已经很长了,最该陪老身的人不是你,檀郎最该陪的人也不是老身,檀郎不该拿最年轻的光阴来陪老人家。



“老身年轻时,已经被人陪伴过了,当年他也是最年轻的模样,哪怕后面走的早,老身也无憾了。檀郎,那你呢?你还在等什么?



“可才陪了您一夜……”



柳母强硬摆手,沙哑苍老的嗓音出奇的有力,回荡在欧阳戎与二女耳边:



柳母说到此处,有些哽咽,眼睛泛红。



却忍着某种悲伤,朝同样含泪的阿青叮嘱:



“让年轻一代守在老一代旁边,一代接一代,那好的光阴岂不全虚度去了?你们年轻人就该走出去闯荡,去找心上的人,做心上的事,不要常和暮气沉沉的老人呆在一起,能回来看一眼、吃顿饭就够了……这不是什么孝不孝顺的事。



“当初阿山就是这样,总闷在家附近陪老身,是老身把他赶下了山,让他去城里闯荡,做些年轻人的事,若遇到喜欢的小娘也去追……后面他便遇到了檀郎你,死死跟随你。”



“阿娘!”



阿青“扑通”一声,在老妇人膝前跪地,情难自禁:



“你也一样,这些话也是交代给你听的。”



欧阳戎缓缓站起身,用最温柔的语气哄着面前的老妇人。



“阿娘,我知道了,这就去。”



老妇人抹泪:
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